翻页   夜间
曼安小说网 > 去大明扶贫 > 第148章 辽王的应对
 
朱植撵走了张石和大能二人后,一个人好好思索了几天,开始了智取的第一步:试探老朱。
他写信给王府左长史蹇义,让他以王府的名义向朝廷申领火药、生铁和木材各四十万斤。
长史蹇义收到信后,吓了个半死,找来张石商量:“辽王刚受到陛下严厉敲打,本应韬光养晦,如今却向朝廷狮子大张口,有不识实务之嫌,只会招来太子一党的忌恨和打击,反而对辽王不利。”
张石却不以为然:“我觉得这倒是对皇帝态度的一个试探,就以辽东都司的名义向朝廷申领各项物资。我倒要看看他老人家是怎么想的。”
过了十来天,辽王回到广宁,又和张石商议,开始了智取的第二步:正面沟通。
辽王准备派驸马都尉郭镇和安陆侯吴杰回应天,以贺中秋节和述职为由,当面向老朱汇报辽东的困难和辽王的想法。
如果老朱确实想彻底摧毁自己这个王台,那他只有放手一搏,被迫裂土封疆。
当然,这只是最坏的打算。到了最后,恐怕苦的又是百姓,坏了穿越的初衷。
七月底,当辽东都司向朝廷申领各项物资时,兵部右侍郎齐泰又跳了出来,不仅不批准,还以明军同时要在云南、广西和陕西等地平叛,军械不敷使用为由,撺掇工部向老朱请旨,召回去年年初支援辽东的军械工匠。
齐泰的手段不可谓不毒辣。你辽王不是擅长巧夺天工么,那我就对你来一个釜底抽薪,彻底把辽王党也打哑火。
朝堂上附议齐泰意见的也不在少数。真是墙倒众人推。
这时,老朱对辽王的态度又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指示工部道:“还是将辽王和工部的奏请,一并交由太子酌处吧。”
他把球踢给了太子,实际是借机试探一下太子对兄弟们的态度。如果太子连自己的亲弟弟们都不能容忍,自己死后又如何放心!
太子也是人精,连忙为弟弟求情道:“父皇,自十五弟之国后,朝廷确实没有向辽东军拨付一盔一甲,辽东军的装备全靠辽王府自己制造和作战缴获。”
“一年多来,辽东军东征西讨,军械损耗极大,确需物资补充。但这一下子要拨付火药、生铁和木材各四十万斤,朝廷也有困难。不如每样暂时拨付各二十万斤。兵部联合工部要召回辽王全部军械工匠,也未免操之过急,先召回一半为宜。”
太子的意见不仅符合中庸之道,也合情合理。
老朱听后很是满意。这哥俩真是兄敦弟睦!
八月初十,中秋节前,驸马都尉郭镇及辽海水师都督兼辽海卫指使军、安陆侯吴杰带了一批土特产回应天,晋见老朱。
郭镇一进宫,先是行君臣之礼,又行翁婿之礼,最后又替辽王行了父子之礼,礼数周到,兼顾君臣人伦之理,一下子把人老多愁善感的老朱感动得不行。
老朱拉住女婿的手问道:“今年辽东收成如何?”
郭镇答道:“自辽东遭遇五十多天干旱之后,赤地千里,颗粒无收,辽王不忍辽东十万军民受饿,只好将辽西储存粮食尽数发往辽东。”
老朱知是郭镇把大辽东当成了小辽东,又问道:“那辽西收成如何?”
郭镇答道:“所幸辽西去年有辽王亲自督促修的水渠和运河,存了不少水,小麦还是收获了三、四成。辽王说是要留作救济蒙古各部和朝廷征战的军粮之用”。
老朱问道:“那现在辽西吃什么?”
“现在辽西十万军民都在吃这个。”郭镇拿出一个红薯,继续说道:
“此果本是辽王殿下先前外出历练时寻得,亩产五千斤以上,作为零食,偶尔吃吃,开始倒觉得是人间美味。”
“如果作为主食吃了,只能果腹,不能耐饿,让人提不起精气神,农夫干不了重活,士兵拿不起兵刃。”
老朱又问道:“辽王不是在辽北也屯的有田么?”
郭镇只好说道:“辽北更是苦寒之地,关内移民都不愿意去。辽王只好将王府私产上的三千农户连同辽阳三千户高丽难民强行发往长春一带,勉强种了几万亩水稻。”
“辽东大旱后,辽王殿下为了保住秋收口粮,亲往长春带领军民抗旱,连续三十多天吃睡都在长春田间地头里,白天腿上爬满了蚂蟥,晚上还要喂蚊子。那蚊子臣是见过的,三个蚊子一盘菜,有拳头这么大。”
“臣离开长春时,辽王还在长春稻田里头。殿下说,今年长春人力不足,播种又比内地晚了半个月,如果遇到气温骤降,这收成也不好说,只怕又要寒了辽东将士的心,明年屯田更加艰难。呜……”
“辽王说,死活要见了收获后,再回广宁。呜……”
郭镇的报告虽有夸张的成分,但是说着说着,竟然把自己都感动得话语凝噎,不停地抹着眼泪。
如果收钱在场,绝对会把他送到陶氏戏班里去,这家伙太有表演天赋了。
老朱也是听得老泪纵横,哭道:“真是苦了朕的儿啊!朕已着户部向辽东拨付二十万石粮食,马上让户部再向辽东拨付二十万石。你回去后转告辽王,马上把长春的人马都撤回来吧。朕实在不愿看到他小小年纪就为朕开疆拓土受苦。”

郭镇一听,马上又是跪下,把鼻涕一擦,大着嗓门说道:
“陛下万万不可。行前辽王说了,千难万难都没有第一脚难。既然今年已经在长春扎下了根,明年只要有只够的人手,这屯田只会一年比一年好起来的。”
“辽王还说,不到辽东,不知中国之大,不到辽东,不知中国之富,不到辽东,不知中国之险!请陛下再给辽王三年时间,辽王一定能将这千里蛮荒之地变为大明粮仓,化百万蛮夷为中华子民!”
老朱沉吟半响说道:“朕已有万里疆土,不缺辽东千里之地。朕有亿兆子民,也不缺辽东百万蛮夷。朕有雄师百万,离了辽东,朕的江山就危险了?”
郭镇只好硬着头皮答道:
“辽王说,世人只知五胡乱华,却不知乱华元凶之鲜卑实出于长春西北之哈拉温山。”
“世人只知靖康之耻,却不知女真诸部兴于长春以东黑水白山之间。”
“世人只知辽金元三代以骑兵称霸中原,却不知东北地力肥厚,冠绝天下,可耕可牧。”
“倘若弃之不守,不出百年,周围蛮夷不下百万之众。胡儿十岁能骑射,到时候控弦百万,又可问鼎中原,乱我华夏。”
老朱一听,倒是来了兴趣,继续问道:“辽王还说了什么?”
郭镇松了口气,答道:“辽王还说,这辽东和西域如同中原的左膀右臂,守住辽东和西域才能守住蒙古。守住蒙古,才能守住幽云十六州。守住幽云十六州,才能守住中原……”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