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曼安小说网 > 去大明扶贫 > 第184章 太子在试探
 
七月下旬,一路轻装简从的太子到了山东。
尽管老朱特许太子用天子仪仗出巡,至少要有三卫兵马护驾,太子却坚持用亲王仪仗,护卫也只带了府军卫一卫京军。
到了山东之后,太子听说安陆侯吴杰正带着辽海水师新造战舰在金州和登州之间试航,一日即可到达辽东,决定让准女婿耿璇带领府军卫到北平待命,自己只带了百十名随从在辽海水师的护卫下,渡海前往辽东。
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傍晚,太子一行到达辽东金州卫港口。
刚刚结束了一场说走就走旅行的辽王朱植,率领辽东三品以上文武大员在金州港码头上列队欢迎。
既然老朱来旨说朱大是替天子巡视,待太子一上岸,朱植连忙装模作样地要跪下去给太子请安。
太子连忙拉起辽王只沉下半截的身子,笑盈盈道:“十五弟辛苦了!”
朱植也没料到,太子居然只带了不到百十个随从涉险跨海而来。看来老朱家的孩子还是有些胆气的,心里不免对太子有了几分佩服。
他连忙说道:“不是弟弟说您,弟弟辛苦一点倒没什么!大哥以万金之躯,冒险渡海,倘若少了一根头发,弟弟就是跳海也没法向陛下交差!”
兄弟俩哈哈一笑,相互吹捧一番,尽显兄敦弟睦。
很快,辽王亲自引导太子到了车驾之前。
为了迎接太子,朱植不仅星夜从双辽城千里南下,再次忙得屁滚尿流,还把后世耳濡目染又不屑一顾的迎来送往、溜须拍马那一套几乎全都用上了。
在警卫方面,老朱原来的保镖头子郭英,在擒获乃儿不花后随自己回了辽东,刚好让他带一营中护卫的步兵贴身护卫太子。
朱大能率领广宁中护卫三营人马在前后左右护驾。从金州、盖州到辽阳,沿途各卫也派出兵马,在外围警戒。
在后勤保障方面,朱植专门让抚顺战车局新研制的三辆豪华马车供太子选乘。
这还是朱植偶尔一次想起之国前,老朱曾说要到辽东检阅自己的军队时,专门提醒毕杰给自己打造的,以防老朱哪一天真的来了哩。他这次带小丫头们到草原上去浪,都没舍得用。
至于饮食起居,他安排驸马都尉郭镇负总责,吃穿用度全部选用最好的材料。
朱植穿越后看得很开。
为了给辽东发展争取更多的支持和时间,降低点尊严算什么?那左大帅为了收复新疆,要去见老佛爷,还不得给看门的太监送礼!戚大帅为了争取朝廷的支持打倭寇,还不是得对张首辅送春药!后世的地方官为了地方争取项目,还不得提钱进京!
太子看辽王准备如此周全,哈哈一笑,亲切拉上辽王的手,共同坐上辽王特意为他准备的豪华车驾以示宠信。
当晚,考虑到朱大旅途过于劳累,辽王就安排在金州城楼上摆上五桌酒宴,为太子一行接风洗尘,共度佳节。
当然,这酒席之上,不是熊掌、野鸡等山珍就是鲍鱼、海参等海味;不是朱植搞出来的土豆、玉米等神奇食材,就是辽王大厨烹饪的香辣鱼片、五香牛肉。
就连西红柿鸡蛋汤都是用人参喂的鸡下的蛋打的汤,闻起来就有一股人参味。
至于喝的,自然是已经窖藏两年、口感更加醇正浓郁的老社长高粱酒。
真是一个奢侈了得。
辽王一边给太子夹菜,一边逐一介绍菜品食材,烹饪手法。
哪怕是在京城里吃惯了山珍海味的官二代们,此时也是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总算是见了世面,吃相不免有些豪放,有些不拘小节,哈喇子与汤汁比翼双飞。
这次陪太子渡海的主要有魏国公徐允恭、开国公常升、山东布政使梅殷、驸马李坚。这些人个个对辽王赞不绝口。
太子比较淡定,只是拿这醇正浓郁的高粱酒与辽东诸人频频小杯致意,从容控制着这酒局的节奏。
大家把酒言欢之际,刚好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
铁炫等一帮文人难免要即兴吟诗作对,可是搜肠刮肚之后,发现无论想出什么词句,都超不出古人的意境来。
张若虚的“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些诗词写得太好了,好得让后面的文人思路断了口粮,只得不停地摇头,本已拿起的笔只得又放下。
太子见状,豪爽一笑,对辽王说道:“十五弟,说到这大海,听说你曾有一词‘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此意雄迈古今,自带帝王之气。据说鼎石先生索要,你也未肯给啊!”
在旁边侍酒的黄湜一听太子旁敲侧击,吓得手直哆嗦,差点把酒瓶子给滑了下来,心里不由骂道:“这又是哪个多嘴的畜牲传出去的!”
辽王心知朱大在试探自己,微微一笑,也不多言,走到旁边备好的书案上一挥而就,写上这句诗,并落上“允炆贤侄惠存”几字,送与太子。
黄湜一看,心里总算松了口气,辽王这避嫌之法真是浑然天成。
太子一看,心知辽王是在避嫌,手上端起酒杯敬辽王道:“只怕允炆愚钝,有负十五弟厚望,还望十五弟有空指点一二”。
辽王答道:“岂敢岂敢!”
言毕,兄弟俩一饮而尽,各自歇息。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