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曼安小说网 > 去大明扶贫 > 第44章 人生如戏
 
“月高在天空,穿梭成古今。”
“春去秋来长相随,圆缺牵人心。花月映成趣,阴晴皆美景;悲欢离合总为情,明月惜青春……”
不一会,戏就随着幕外独唱开始了,这是南戏的风格,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朱植到了戏台前,随便翻了翻曲目单子,看四大南戏居然都有,又看了看头上的一轮明月,就点了一部《拜月亭记》,然后就被沈家一帮人众星捧月搬地围在中间,就着火炉,嗑着瓜子,喝着香茶,好不潇洒。
元末明初流行乱世佳人戏,如《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号称四大南戏,都是一个调调。
《拜月亭记》又称《王瑞兰闺怨拜月亮》,是元曲祖师爷关汉卿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讲述女主角王瑞兰在乱世中与家人失散后,与落魄书生蒋世隆历经磨难,喜结良缘的故事。
曲词很美,很快引起朱植的共鸣。
他不由想到了穿越前的妻子。
和参谋长老婆被别人拐跑了不同,自己两口子的感情还是不错的。
他一边跟着轻声唱和,一边感慨,莫非这词的作者也穿越过?
听着听着,他心里感觉猛地被撞击了一下:“不对!这声音怎么和那个叫收钱的流浪歌手有点像啊?”
他有点不敢确定,只好耐着性子继续听了下去。
又过了一会,女主角王瑞兰终于出场了,抚琴轻唱:“丝弦悠悠上碧霄,可感月下一片情……”
他心里又咯噔一下:“不对!这声音怎么有点像支教的谢婉清老师?要是她的粉丝万球能在场,一定听得出来是不是她。”
想到这里,他以身体不适为由,对沈家略表歉意,连忙让郭骥驾车回府。
转身离席时,他还装作不经意地轻唱了起来:
“那夜的雨,也没能留住你,山谷的风,它陪着我哭泣……”
朱植此时心情比较激动,唱的有点跑调,音有点颤,台上的人却听得清清楚楚。
听到台下王爷唱的歌词,幕后的人也是异常震惊,迅速予以回应:“你的驼铃声仿佛还在我耳边响起,告诉我你曾来过这里。”
大家搞得像上海滩的地下特工们在戏院接头似的!
辽王没有猜错,刚才幕外独唱的正是收钱,扮作王瑞兰的正是谢婉清。
他们现在都寄身于宗仪戏班,一是报恩,二是确实无处可去。
听到这里,朱植蓦然回首,热泪盈眶,台上几人更是失声痛哭。
在沈家混吃混喝混女人的沈庄算是明白过来了,在幕后帮忙的张镇长和李婉君也明白过来了,就连在外值守当保安的万球能也赶紧跑了进来看情况。
还是沈庄脑瓜子灵活,连忙喊道:“宗仪戏班有王爷故人叙旧,其他人等一律回避。”
朱植走上戏台前,却因为穿越后的容貌大变,不敢对号入座,只好抱着刚才扮王瑞兰的女孩,问道:“你是婉清?”
谢婉清含泪点点头。
朱植又抱了抱另一个女孩,问道:“那你就是婉君?”
才露面的李婉君也使劲地点了点头。
刚才在幕外的收钱和张镇长主动上前自我介绍:
“我就是收钱。”
“我就是张忠信。”
沈庄则笑着介绍:“我是沈胖子,他是万球能。这位就是法院的领导,现在是大明的辽王爷,咱们最大的保护伞。”
收钱等人又是目瞪口呆,连忙学着古人行礼,弯腰一揖。
朱植却赶快阻止:“我们都是好兄弟、好姐妹,说不定你们的前身也是王爷、公主哩!既然又碰上了,都跟我回王府吧”。
众人刚随着朱植出了沈府,没想到还真被朱植说中了。
在外候着的郭骥对着就收钱行了一礼:“郭骥见过靖江王爷!”
收钱顿时被雷得外焦里嫩。
朱植心里却明白是怎么回事,赶紧嘱咐郭骥:“今日之事,不要对任何人提起。明天,你就和沈公子启程去南洋,采购战马去。”
这时,宗仪戏班的老板陶宗仪也闻讯上来问明情况,生怕自己的人冲撞了王爷。
张镇长反应极快,笑着说:“感谢陶老板相救之恩和多日照顾之情。今天刚好遇到故人在辽王殿下那里效力,准备晚上住到王府叙叙旧。”
朱植则端着王爷的架子说:“谢谢陶老板了,明天到王府领赏去吧。”
沈庄又帮忙准备了两辆骡车,送收钱等人随朱植回王府。
朱植则带着三十名由他亲自训练的护卫,一路喊着后世的口号“一二一、一二一”,在后面一路跑回王府。
张镇长听着这熟悉的口号声,一时整不明白,这到底是前世还是今生。
朱植则根据刚才郭骥的反应想明白了,收钱原来就是前世喜欢音律的靖江郡王朱守谦,大明开国功臣朱文正的嫡长子,也就是自己理论上的侄子。
因为行为奇葩,朱守谦被老朱丢在老家凤阳思过,让凤阳百户张信监管。
当年监视他却又和他一起出逃的张信估计就是那张忠信张镇长的前身。
那婉清和婉君的前身是谁呢?
慢慢来吧,看来能穿越回来,真是好像都有因果。
回到王府,朱植将张镇长、收钱、婉清和婉君等人引进书房,交换了各自己的穿越经历,大家自然又是一番感慨。
聊到半夜,朱植让收钱也就是靖江王爷暂时跟自己同睡,顺便教他明日进宫应对之法,又让张镇长也就是张信跟着大能去睡,两个小姑娘暂时只好跟着他的丫环将就一夜。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